如今,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。老龄化对当下诸多行业现状都有潜在影响,也为房地产行业带来挑战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,养老产业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,养老建筑的设计建造正在成为一项全新的课题,而住宅的“适老化”设计也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关键的设计研究方向。
从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抚养比指标来看,中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,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、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,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。中国2035年后将面临甚至比美国更为严重的人口老化问题。
中国房地产长时间处于一种过热的状态,市场状况影响到养老地产的开发研究;养老产业设施配套严重不足,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与相关措施的落实还不到位。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养老建筑发展相对迟缓,但养老产品的设计研究如今范围在扩大且更趋向于精细化设计。
现在比较普遍的思路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。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,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,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,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,把老年人自身、家庭、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,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。
老年人的居住习惯会对养老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形式带来影响。中国老年人的居住习惯中更加重视房间朝向和节能、偏向自然采光和通风,这些都会反映到建筑形态和布局上。
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,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,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,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,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,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,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。
在城镇建设规划中,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,合理规划社区蓝图,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、购物、清扫、陪伴、护理、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,并为老年人学习、文体、康复、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,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、多层次、多功能、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。
随着养老产业的兴起,养老产品的增多,人们也在总结经验并发掘各种条件从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。
由新纪元设计的昌平区回龙观镇居住及公共设施新D区的服务式住宅项目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。
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,项目定位为带有高标准服务功能的养生居住社区,满足全方位需求的高附加值健康住区。
在外部环境的设计中,给场地留出较多的“空地”,形成不同尺度和位置的景观花园,并分为集中花园,半内庭院、内庭院几种变化的空间,并使最大化的室内空间享用这些花园,用建筑与环境语言体现服务与健康的主题。
所有居室均为无障碍住宅设计,方便老人日常的自主行动与生活;居住部分和公共服务设施既要分区明确,又要通过必要的交织,烘托生活气氛;建筑形象尽量采用比较温暖的材质和颜色,不最求奢侈,体现比较低调温馨的生活气息;通过增加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规模和内容,体现不同的服务级别。
设计充分分析客群需求,将管理、服务、健康理念贯彻于设计之中,体现服务优势和健康社区形象,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,契合客群对高性价比、高品质以及完善的配套的追求。在细节的设计中关注老人的生活,从日常起居、出入、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考虑“适老化”设计需求,从而呈现出健康的养老服务式住宅。